成都市未來公園社區指標體系
發布時間:2023-05-25
來源: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4月26日,在第三屆公園城市論壇閉幕式上,成都面向社會正式發布了《成都市未來公園社區指標體系》(以下簡稱《指標體系》)?!吨笜梭w系》作為《成都市未來公園社區規劃導則》的重要補充和生動轉化,旨在將《規劃導則》的理念、思路、路徑轉化為可感可行可量化的指標體系,為未來公園社區建設提供實操指南和具體標準。
一、工作背景
規劃建設未來公園社區,是成都推進超大城市轉型發展進行的一次創新探索,是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的細胞工程和筑基工程,旨在推動大中尺度城市功能在社區空間解構化、具象化,在微觀層面實現從“造房子”向“造社區”“造生活”的營城路徑轉變,打造功能布局均衡、產業特色鮮明、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新型城市功能單元和市民生活共同體。
《指標體系》在我市公園城市示范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落實國家部委相關文件,借鑒先發城市經驗,緊扣前沿趨勢,并充分結合以人為本、綠色發展、片區統籌、場景營造、智慧賦能等未來公園社區營建策略進行指標制定,主要包含總體概述、指標構架、指標內容和指標運用四個部分,形成了“3-9-24-60”的總體架構,即按照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和高效能治理3大維度、圍繞“生態融合、創新創業”等未來公園社區9大場景、細分24個重點方向定制了60項具體指標。
《指標體系》的總體架構
二、創新探索
堅持“三高”標準,強化戰略傳導。將未來公園社區作為推進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的細胞工程和“三個做優做強”重點片區建設的示范工程,將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和高效能治理三大目標和“三個做優做強”重點片區建設的相關要求落實到城市發展的微觀單元,轉化為居民可感可及未來公園社區九大場景和具體指標,注重引進落地契合“三高”標準的高品質項目,形成社區場景營造暢想圖景。
在發展維度上,以生態融合為基礎、以創新創業和休閑消費為動力牽引、以建筑空間為載體,通過這四類場景推動社區高質量發展,提出23項指標。
在生活維度上,健康醫養與人文教育是市民生活的重要保障,綠色生活則代表了未來發展方向,通過這三類場景打造社區高品質生活,提出24項指標。
在治理維度上,共建共治共享是治理的核心要義,智慧應用是治理效能的重要支撐,通過這兩類場景推動社區高效能治理,提出13項指標。
堅持多維視角,強化精準施策。鑒于全市未來公園社區資源稟賦、特色主題等存在較大差異,在建設方式維度上,將未來公園社區按照新建、更新兩種類型進行指引;在指標管控維度上,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對應九大場景分類構建指標體系;在指標類型維度上,將60個指標分為39個基礎指標和21個特色指標,鼓勵區(市)縣在滿足共性要求的基礎上,選擇符合自身優勢和特色的指標維度進行規劃建設,作為不同類型未來公園社區建設的目標參照和評估依據。
注重過程管理,強化指標運用。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優先選取尺度匹配、操作可行的指標項,充分發揮指標的引領性和約束性,建立定期評估與驗收機制,制訂未來公園社區驗收標準和目標考核內容,及時反饋、評估、檢驗未來公園社區建設各階段全過程的實際建設成效,推動未來公園社區建設全面提質、加快成勢、快見成效。
《指標體系》是凝聚了中共成都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和市級各部門集體智慧的成果,將為成都未來公園社區建設提供更加科學的規劃指引、更加規范的標準引導,有力有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市民高品質生活、促進社會高效能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