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東部新城空間發展戰略規劃
發布時間:2020-04-30
來源: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一尊重五統籌”發展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成都市著眼于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和治理“大城市病”的現實需要,明確了高質量規劃建設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東部新城,推動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
目標與定位:規劃確定東部新城的發展目標為成為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未來之城,同時將東部新城定位為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國際空港門戶樞紐、成渝相向發展的新興極核、引領新經濟發展的產業新城、彰顯天府文化的東部家園。
空間格局:堅持以底定盤,框定城市發展邊界,同時彰顯山水特色,以龍泉山世界級品質城市綠心和沱江世界級生態軸錨固生態架構,構建依山傍水組團化組群式城市空間格局,塑造“因形就勢、擁江發展、城園相融”的整體空間格局。
東部新城全域空間格局
產業發展:立足四川省龍泉山東側產業帶協同構建和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確定東部新城5大主導產業,構建產業生態圈,布局7大產業功能區,同時積極適應未來產業迭代速度加快、生產組織靈活化的發展趨勢,形成自適應產業更替的彈性產業空間。
東部新城五大主導產業
東部新城七大產業功能區
門戶樞紐:提升天府國際機場樞紐功能,加密航線網絡,強化空鐵聯運;構建東部新城“一主兩輔”的鐵路客運樞紐體系和 “兩主四輔”的貨運樞紐體系,預留時速600-800公里直達重慶的超高速鐵路通道,形成聯動區域,面向世界的開放網絡。
城市形態:建設無邊界城市和共生境城市,實現全域公園無界共生融合,構建丘區營城新范式。將城市天際線融入城市空間秩序與山水自然環境,建立總體秩序、界面、簇群三級管控方式。將城市色彩按照“通則式+菜單式”的方法,建立色彩分區引導。
丘區營城新范式:“1+1+N”城市色彩體系
一是轉變新區發展模式構建精細化高效能城市治理新格局。規劃構建“城市-片區-新鎮-小區-組團”五級城市單元,作為東部新城城市規劃管控、要素配置、建設運營和行政管理統一的城市治理單元體系。
五級城市單元模式圖
二是全面踐行以人為本理念打造綠色高效交通體系。規劃形成以“4×4公里”快速路網盒子為基本單元的交通組織模式,減少跨區域交通出行需求,實現交通內外分離,快慢分流,人車分流。
新鎮道路及城市軌道體系模式圖
三是突出剛彈結合,探索新時代公共優先新路徑。規劃在新城建設初期鎖定重大公服、重大市政和重要標志性建筑三類重大設施,協調總體規劃布局,確保公共優先。同時探索了面向未來的功能性和價值性戰略留白方法體系,為充分發揮土地價值提供了有效支撐。
造型標識型標志性建筑-丹景臺
四是統籌考慮城市全生命周期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規劃統籌空間、規模、產業,確定近期建設時序,促進城市健康良性滾動發展。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以新鎮為基本單元進行城市綜合開發和運營,真正實現政府主導和商業邏輯相統一,形成投融資規建管一體化的創新開發模式。
慢行系統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