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及規劃建設導則》
發布時間:2020-07-09
來源: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期間,明確提出支持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并指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公園城市,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我們的時代課題,是城市建設理念的一場革命。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原市規劃局)具體指導下,我院編制了《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及規劃建設導則》,形成了公園城市理論探索成果和成都實踐經驗。2019年4月22日,成都市成功舉辦了首屆公園城市論壇,30余名國內外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對成都公園城市規劃建設提出具體建議。規劃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報經市規委會2019年第5次主任會議審議通過,并于2019年8月12日獲市政府批復。
規劃在學術界引起熱烈反響,獲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并有效指導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如實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增綠增景”,積極推動國土空間格局優化;以天府綠道為脈絡,以藤結瓜串聯全域景區景點和城市功能節點,打造高品質生活場景和新經濟消費場景;通過“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開展100個示范公園建設,開展錦江公園和錦城公園規劃建設,實施天府錦城、交子公園和鹿溪智谷三大示范工程,全面助推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2019年12月,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案例入選聯合國《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被評為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城市發展典型成功經驗。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支持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我院也正在現有成果基礎上繼續深化研究,積極助推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
主要內容
結合公園城市內涵特征與成都的發展基礎,規劃形成“三步走”的發展目標。到本世紀中葉,將全面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圖1 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總體目標
基于對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的基礎與特質的全面分析,規劃圍繞“人、城、境、業”四大維度,創新形成構建公園城市的二十大規劃策略、六大公園城市場景,從而形成以綠色為底色、以山水為景觀、以綠道為脈絡,以人文為特質、以街區為基礎的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新型城市形態。
圖2 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的優良生態本底
圖3 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的總體形態效果
圖4 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的維度與路徑
一是圍繞服務“人”,從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人的活動出發,營造“公園+”開放舒適的生活街區、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富含活力的工作場所、豐富多元的游憩體驗、簡約健康的出行方式、融匯古今的人文感知和特色鮮明的人文生活。二是圍繞建好“城”,從城市形態大美與內核支撐兩大方面出發,塑造岷江水潤、茂林修竹、美田彌望的大美田園,蜀風雅韻、大氣秀麗、國際時尚的城市風貌和串聯城鄉、全民共享、功能多元的天府綠道。建設鏈接全球、外快內暢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與綠色高效、低碳智能的可持續發展智慧城市。三是圍繞美化“境”,突顯格局之美、生境之美、環境之美和綠境之美,構筑三生共榮的城鄉格局與和諧共生的自然生境,塑造碧水藍天的優美環境與綠滿蓉城的公園綠境。四是圍繞提升“業”,全面構建清潔高效的綠色能源體系,構建循環集約的綠色產業體系,營造“公園+”新經濟與“公園+”新消費。
圖5 規劃公園布局示意圖
同時,按照“可進入、可參與、景區化、景觀化”的公園化要求,實施打造山水生態公園場景、天府綠道公園場景、鄉村田園公園場景;將公園建設融入社區和產業功能區建設,打造城市街區公園場景、天府人文公園場景、產業社區公園場景。通過6大公園場景營建,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講話中指出的“一個城市的預期就是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大公園,老百姓走出來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園一樣”的美好愿景!
圖6 六大公園城市場景示意
特色創新
公園城市是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是新時代可持續發展城市建設的新模式,具有以下四大特征:一是突出了以生態文明引領的發展觀,二是突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觀,三是突出構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生態觀,四是突出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形態。
在公園城市理念下,城市建設模式應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產、城、人”到“人、城、產”。二是從“城市中建公園”到“公園中建城市”。三是從“空間建造”到“場景營造”。
圖7 從“產城人”到“人城產”的邏輯轉變示意
公園城市作為回應新時代人居環境需求、塑造城市競爭優勢的重要實踐模式,具有一系列體現時代特點的重要價值,包括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詩意棲居的美學價值、以文化人的人文價值、綠色低碳的經濟價值、簡約健康的生活價值與美好生活的社會價值。
規劃創新制定了“可進入、可參與、景區化、景觀化”的全域公園化建設理念,突出城市建成環境與自然環境圖底關系的轉變,強化將整個城市視為一座大公園,推動公園形態和城市空間有機融合,以大尺度生態隔離區分隔城市組群,以高標準生態綠道串聯城市公園,科學布局可進入、可參與的休閑游憩和綠色開敞空間,推動公共空間與城市環境相融。
圖8 公園城市空間布局模式
規劃遵循“聚人-營城-興業”的城市發展理念,創新公園城市投入、建管方式,遵循以人為本、商業化邏輯、共建共享和專業化建設原則,先期建設公園、公服和重大功能設施,以優美的環境與完善的配套設施吸引人才聚集,再帶動周邊商業、產業和住宅的發展,快速提升區域價值,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同時基于職住平衡、功能復合、配套完善、綠色交通、布局融合等要求劃定開發單元,按單元進行整體綜合開發運營,滾動開發,實現“規劃一片、開發一片、成熟一片、成功一片”。
圖9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